CT室
通許第一醫院CT室現有職工10人,其中研究生學歷1人,副主任醫師1人,主治醫師1人,醫師3人。2010年我院投資1000多萬元購進國際先進的德國西門子超高速64層螺旋CT機器和東軟16排螺旋CT,應用于臨床。2017年我院又新引進聯影128層、16層螺旋CT已投入使用。
王天寶:CT室主任、副主任醫師,從事放射專業20年,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影像醫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2009-2012年開封市衛生局后備人才,開封市醫學會放射分會CT合MR專業委員,擅長放射、CT各種技術和診斷,在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放射科及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進修,師從國內放射界知名專家、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高劍波。多年參加國內放射專業學術會議、培訓班,發表省級以上論文8篇,多年被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優秀工作者”“十佳醫生”。
儀器設備:
聯影128層螺旋CT
該設備處于國內領先水平,此設備搭載自主研發“時空探測器”,掃描速度快、圖像質量超高、功能強大、輻射低、檢查范圍廣的優點,實現了零損耗、零噪聲、零失真成像,同時配備快速精細低劑量成像技術以及冠脈瞬時凍結技術,大幅優化臨床操作體驗,其優勢主要應用于中樞神經系統成像、心臟成像、呼吸系統成像、消化系統成像,完成超高分辨CT影像、多平米重組圖像、三維重建、四維重建技術,為臨床提供豐富的診斷、治療信息,能夠大幅度提高病灶的發現率及定性診斷的準確性。
西門子64層螺旋CT
64層螺旋CT用在診斷各種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臟支架術后評價,先天性心臟病、肺動脈血栓。大血管疾病比如主動脈夾層、血管瘤,動靜脈畸形,動脈硬化狹窄的診斷中起到重要作用。64排螺旋CT的主要特點是掃描速度快、圖像質量高、輻射劑量低、覆蓋范圍大,超高的空間分辨率、時間分辨率以及強大的三維后處理功能。64層螺旋CT全身各器官的平掃和增強,并可進行多種模式重建,診斷各臟器炎癥、腫瘤、外傷等疾;各部位骨骼復雜、細微骨折的定位與診斷,特別是鼻骨和眼眶骨折,各骨關節三維顯示,小兒氣管異物,胃腸道病變,CTU(泌尿系成像)CT下放療定位等。聯影16層螺旋CT
1.微結構成像
在依賴 Real 3DTM 錐束重建技術實現立體等像素成像的同時,借助 1024x1024 矩陣高清重建、MACTM 金屬偽影校正等多種最新技術還原出真實、高清的影像,從而令 uCT S-160 在微結構成像方面表現卓著。
2.Real 3DTM 錐束重建
實現真正的立體等像素成像
1024x1024 矩陣高清成像
成倍體素,瞬時顯微
MACTM 金屬偽影校正技術
去除干擾,真實重現圖像細節
3.微劑量掃描
借助獨創的 KARL 3DTM 迭代重建技術和 uDoseTM 智能 mA 調節技術,uCT S-160 在大幅降低
輻射劑量的同時確保圖像質量,為真正的“微劑量掃描”注解。
4.uDoseTM 智能 mA
量體裁衣,智能調節劑量曝光 mA 可根據人體不同體位、部位自動調節,有效避免因過度曝光帶來的不必要輻射劑量
5.KARL 3DTM
迭代重建技術在確保圖像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 2/3 輻射劑量
在降低 2/3 掃描劑量的同時,通過人體形態結構學修正,分別在投影域、圖像域進行廣義梯度收斂迭
代降噪,達到傳統算法下高劑量的圖像質量